新華社北京2月7日電 題:春運十變
新華社“新華視點”記者何磊靜、丁非白、李杰
本年為期40天的春運中,估計有90億人次出行。
熙來攘往間,春運的點滴故事、趕路人的記憶碎片,都折射出時期劇變。對活動中國的“節拍”變更,不少人深有感慨。
從綠皮車到動車“海洋艦隊”,從泡面、饅頭到“舌尖上的中國”,從“摩托雄師”到自駕新動力car ……變更的春運,印證著時期的程序,映照著人們不變的團聚情愫。
【一變】出行:從一天一夜坐綠皮車到“打個高鐵”回家
年近五旬的夏軍在北京任務,每到年末,攜家帶口回上海郊區與怙恃親戚團圓,成了貳心中一年夜念想。在他記憶中,從北京到上海,已經要坐22小時的綠皮車。“人擠人,滋味熏得頭痛,有個處所落腳就很光榮。”
2011年6月,京滬高鐵守舊運營,京滬時空間隔延長至5小時內。
截至2023年末,鐵路營業里程達15.9萬公里,此中高鐵4.5萬公里。七通八達的路況網銜接城市與村落,一次又一次鐵路年夜提速,讓春運回家路越來越近。
一年夜早,夏軍和家人從地鐵站出離開北京南站,有條不紊經由過程安檢進站、候車。11點29分,他們抵達上海站,一家人打上車預備歸去吃團聚午飯。
拼版照片:上圖為2000年春運時代,在深圳打工的重慶乘客在廣州火車站乘火車返鄉(新華社記者壯錦攝);下圖為2024年1月26日,搭客在G10次高鐵車廂內舞動龍年裝潢(新華社記者王翔攝)。
【二變】購票:從辛勞“跑斷腿”得手機“點一點”
“一票難求”,是游子春運記憶中廣泛的憂?。
年過六旬的李永輝還記適當年春運搶票的“猖狂”場景:在火車站、代售點,冷風刺骨中,等候購票的搭客烏壓壓一片,從三更一向比及天亮。
從可謂“爺爺輩兒”的硬紙板票,到后來盤算機打印白色軟紙票,售票速率從幾分鐘緊縮到幾十秒。2012年春運,internet售票周全奉行,乘客購票從辛勞“跑斷腿”改變為手機“點一點”。
窗口、收集、德律風等多種渠道的購票矩陣,以及更人道化的購票方法,知足分歧年紀段的訴求,也疏散了購票人群。
為了到湖北武漢的女兒家過年,李永輝測驗考試了“候補購票”效能。本年春運,鐵路部分對12306候補購票效能停止了優化進級,進一個步驟進步候補購票勝利率。
拼版照片:上圖為2003年1月20日,搭客們在位于廣州市黃沙年夜道的一家倉庫中的姑且售票處購置車票(新華社記者周文杰攝包養);下圖為2019年1月22日,在呼和浩特火車東站,搭客將車票放在智能機械人眼前掃碼獲取搭車信息(新華社記者彭源攝)。
【三變】行李:從“年夜包小包”到“輕裝上陣”
甘肅天水是東南地域勞務輸入年夜市,近年來年均組織勞務輸轉超70萬人。每年春運時代,天水站、天水南站就會涌進冷冷清清的人群。
天水站擔任安檢的鐵路職工陳雄洵記得,剛任務那會兒,務工職員出行重要是“三年夜件”:背著年夜累贅、肩扛蛇皮袋、手提塑料桶。
“那時安檢任務量很是年夜。”陳雄洵說,搭客行李粗笨復雜,展蓋卷、鍋碗瓢盆、瓜果熟食,紛歧而足,需求每件細心檢查,搭客取下背上也不便利,影響安檢進站、上車下車的效力。
現在,拉個皮箱、背個書包垂垂成為常態。從“年夜包小包”到“輕裝上陣”,陳雄洵留意到,人均安檢效力至多也晉陞了2倍。
拼版照片:上圖為2006年1月14日,在廣州火車站廣場,搭客肩扛行李預備進站搭車(新華社記者劉年夜偉攝);下圖為2024年1月26日,一名帶著孩子的搭客在深圳北站站臺上車(新華社記者梁旭攝)。
【四變】候車:從拖家帶口“打地展”到喝著咖啡逛商舖
“慢點慢點,別踩著我!”
年過五旬的姑蘇市平易近劉根榮回想早年春運,腦中總蹦出“打地展被人踩”的畫面。
走進當下的姑蘇火車站,簡直不見搭客席地而坐。有人刷手機和家人錄像聊天,有人在“書噴鼻驛站”翻閱報刊,有人在特產商舖左挑右選,有人在支付自助下單的咖啡……
“此刻,候車周遭的狀況年夜紛歧樣了。”持久在姑蘇站任務的潘玲說。在多地火車站,不少候車室化身特點“貿易街”。在北京站,不只有老字號和潮牌,還能買到中歐班列運回的跨境商品。
拼版照片:上圖為1993年1月12日,北京火車站開端進進春運岑嶺,搭客在依序排列隊伍進站(新華社記者唐召明攝);下圖為2020年1月10日,搭客在南京南站內布置的“幸福小康拍照館”攝影紀念(新華社記者季春鵬攝)。
【五變】檢票:從人工打孔到“一秒過閘”
年夜連站客運車間值班站長劉曉云已在車站任務20余年。
“剛任務時,每名檢票員都配了把小鉗子,搭客出示車票后,要細心查對車次、每日天期等信息,然后在票的一側剪一個小口。”
春運客流年夜,在辦事臺任務的她常往檢票口幫班。劉曉云說,那時剪一張票要四五秒,至多要提早半小時檢票,搭客早早就得來排長隊。
2007年4月,動車組周全上線投進運營,中國開端邁進“高鐵時期”;接著發布磁介質車票,只需將車票插進主動檢票機,幾秒即可完成驗票。
2011年6月起,“刷成分證進站”的無票時期到臨,帶著成分證就能直接進站。
往年,年夜連站、年夜連北站對檢票閘機停止進級,增添護照、港澳通行證辨認效能。搭客經由過程速率年夜年夜晉陞,完成“一秒過閘”。劉曉云說,此刻每個檢票口只需一兩人領導,動車檢票時光也延長到開車前15分鐘。
拼版照片:上圖為2006年1月14日,搭客在北京站經由過程人工檢票進站(新華社記者李文攝);下圖為2017年1月13日,一名搭客在廣州南站體驗應用人臉辨認體系驗票驗證進站(新華社記者梁旭攝)。
【六變】餐飲:從“泡面饅頭”到品嘗“舌尖上的中國”
“忍一忍,吃完火車上這頓,就吃團聚飯了。”
在南京客運段列車包養網長顏晨的春運記憶里,坐綠皮車返鄉最難熬的,除了沒地睡覺,就是沒啥可吃。“那會兒餐車仍是燒煤加熱的,盒飯剛起賣就被搶購一空。一到飯點,茶水爐前排起長隊,車里都是泡面味。”
自帶泡面、饅頭,就著榨菜、熱水就是一頓飯,這是已經春運火車上的“標配”;那聲“泡面飲料礦泉水,花生瓜子八寶粥”也成為一代人的回想。
“以前是吃飽就行,此刻是‘舌尖上的中國’。”顏晨說。
他值乘的G7584次列車天天都要售賣上百份“定制套餐”,搭客可以在手機上一鍵遴選地鍋雞、獅子甲等處所美食。到站后,熱火朝天的飯菜就送到了座位。
據上海華鐵搭客辦事無限公司先容,2023年該公司冷鏈、熱鏈餐食發賣達1505萬份,“長三角一小時熱鏈圈”已初步構成。
拼版照片:上圖為2011年1月21日,在廣東首趟外來務工職員專列L160次列車上,一位乘客在喂孩子吃便利面(新華社記者郭晨攝);下圖為2024年1月17日,乘務員在K212/209次列車餐車上展現盒飯套餐(新華社記者黃宗治攝)。
【七變】如廁:從不敢喝水到衛生間物品一應俱全
改造開放后,鐵路春運人數敏捷上升。1979年的春運,鐵路搭客人次初次破億,客流迎來奔騰式下跌。
沈陽客運段客運三隊車隊長趙澤強任務已40余年。第一次跟車時,他最年夜的感觸感染就是,“上茅廁最費事”。
綠皮車時期的春運,車廂里人擠人。“不到三平方米的小衛生間里,也站著五六小我。”
現在,高鐵動車的衛生間有了質的奔騰。
趙澤強說,此刻的動車衛生間里,感應式沖水的洗手池、洗手液、紙巾等一應俱全,被譽為“金鳳凰”的回復號還有更寬闊的無妨礙茅廁。那種“只能潤喉、不敢喝水”的拮据早已成為汗青。
拼版照片:左圖為1994年春運時代,在濟南鐵路局“棚代客”列車上,乘務員在向乘客講授姑且搭建的簡略單純茅廁應用留意事項(新華社發);右圖為2017年1月12日,在蘭州鐵路局銀川客運段增開的銀川發往北京的姑且搭客列車上,乘務職員在乾淨車上的衛生間(新華社記者彭昭之攝)。
【八變】自駕:從摩托車雄師到新動力車退場
聲勢赫赫的“鐵騎雄師”曾是春運中一幕牽動聽心的場景。
珠三角地域的繁包養華離不開數以萬萬計的外埠打工者。歲末年關難回家,“千里走單騎”便成了老鄉們的選擇。迎風冒雨騎行十幾個小時,只為那一份團聚的熱看。數據顯示,最岑嶺時從廣東返鄉的“鐵騎雄師”範圍超100萬人。
“看似瀟灑,實在為省錢嘛,風險又辛勞。”來自廣西的胡斌說,本身曾是鐵騎一員,前兩年改坐高鐵加年夜巴,本年則自駕新動力車回家。
在江蘇姑蘇打工的王慶異樣選擇自駕新動力車回徐包養平臺推舉州老家過年。數據顯示,本年春運約有72億人次自駕出行。
“鐵騎雄師”逐步登場,更多“綠色軍團”已在路上。
拼版照片:上圖為2013年2月2日,在福建務工的董日旭帶著家人騎摩托車前往江西老家過年(新華社發);下圖為2020年1月15日,董日旭開著他新買的car ,預備和家人開車返鄉過年(新包養華社記者魏培全攝)。
【九變】帶娃回家:從出行不易到暖和回途
沈陽站漂亮辦事臺任務職員寇麗已任務20多年。
以往,單獨帶娃出行的母親們很是不易:一邊拿著粗笨行李,一邊還要單手抱娃。碰到這種情形,寇麗城市自動上前相助。最辣手的是碰到需求哺乳的母親,客運員要姑且找個私密性好的房間,在門口守著。
2016年,關于加速推動母嬰舉措措施扶植的領導看法發布,提出到2020年末,一切應設置裝備擺設母嬰舉措措施的公共場合和用人單元基礎建成尺度化的母嬰舉措措施。
在北京,截至2018年11月底,公共場合建立母嬰關愛室多少數字近400個,機場、重要火車站設置裝備擺設率達100%。
沈陽站的候車室也有了“母愛十平方”溫馨小屋。溫奶器、微波爐、紙尿褲及接送站一條龍,更多有溫度、人道化的舉措措施和辦事,讓寶媽們的回途多了一份熱意。
本年,氣球玩具、圖書游戲……廈門始發開往部門標的目的的高鐵列車專門設置了“遛娃艙”,緩解帶娃家庭的焦炙,也為孩子供給更多空間與不受拘束。
從童趣滿滿的母嬰收拾臺到一路有愛的無妨礙車廂,更多人群的需求已被“看見”。
拼版照片:上圖為1995年春運時代,在廣州火車站,來自四川的“打工妹”趁早乘火車回家過年(新華社記者陳學思攝);下圖為2020年1月10日,在重慶西站紅巖辦事站的兒童游樂土內,志愿者曾念紅(右)陪同候車的小伴侶畫畫(新華社記者劉潺攝)。
【十變】旅途:從“單向回家過年”到“哪里都是團聚”
假如說曩昔更多是“含辛茹苦也要回家過年”,吃大年夜飯看春晚,有老有小、有說有笑;此刻則更多有游有賞、有逛有買。“游子變游客”逐步成為春節新風氣。
同程觀光發布的2024年春節觀光趨向猜測陳述顯示,“北上看雪”和“南下避冷”成為春節假期要害詞。
“游玩過年挺好!還能開眼界長見識。”來自吉林的曹美鳳和老伴訂好機票,和在南京任務的女兒相約赴海南過年,還預備在本地“買買買”一番。“我的春節,我做主”,特性實足的年青人,也正在從頭設定“新年俗”“新年味”。
時期更迭、春運嬗變。從“有錢沒錢回家過年”到“此心安處是吾鄉”,春運背后折射出城市化過程的轉變,團聚的情勢也在斗轉星移間悄然變更。
“只需家人在一路,哪里都是團聚。”曹美鳳說。
拼版照片:上圖為1993年春運時代,搭客在北京火車站依序排列隊伍進站(新華社記者唐召明攝);下圖為2024年1月28日,搭乘搭座公益“慢火車”6063次列車前去寶成鐵路秦嶺站觀賞雪景的搭客在車內合影(新華社記者張博文攝)。